独酌谣四首(其三)

独酌谣。独酌酒难消。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

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

还如逢丽谯。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

馀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鉴赏

这首《独酌谣》(其三)描绘了一个孤独饮酒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活动。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细腻地展现了独自饮酒时的复杂心境和微妙感受。

首句“独酌酒难消”开门见山,点明了主题——孤独饮酒。在寂静的夜晚或闲暇时光,独自一人饮酒往往难以排解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接下来,“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描述了饮酒者一边饮酒,一边尝试弹奏音乐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自我娱乐的方式,也是试图通过音乐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共鸣。

“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这里的转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或是外界事物的干扰,使得饮酒者不得不暂时中断自己的活动,可能是为了处理一些事务,或是被外界的召唤所打断。这一瞬间的中断,或许也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压力对个人情感世界的冲击。

“更似游春苑,还如逢丽谯”,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饮酒者的心境比作在春日的园林中漫步,或是偶遇华丽的城楼。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在孤独中寻找短暂快乐的愿望。

“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饮酒者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衣物的香气随风飘散,仿佛在与他一同离开;而“眼语”则形象地描绘了饮酒者的眼神交流,似乎在与某个想象中的对象进行对话或传递情感。这些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最后,“馀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总结了整个情境。尽管饮酒的过程充满孤独与挑战,但通过享受饮酒带来的片刻欢愉,以及与内心世界的对话,饮酒者找到了一种自我满足和自由的状态。“逍遥”二字,既是对当前状态的概括,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孤独饮酒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在面对孤独时的复杂情感体验和自我调适的过程。通过音乐、自然景象、情感交流等元素的融入,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活的多面性和人性的深度。

收录诗词(99)

陈叔宝(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 字:元秀
  • 生卒年:553—604年

相关古诗词

独酌谣四首(其四)

独酌谣。独酌一尊酒。尊酒倾未酌。明月正当牖。

是牖非圆瓮。吾乐非击缶。自任物外欢。

更齐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

宁复语绮罗。因情即山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

时宰磻溪心,非关狎竹林。

鹫岳青松绕,鸡峰白日沈。

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

摧残枯树影,零落古藤阴。

霜村夜乌去,风路寒猿吟。

自悲堪出俗,讵是欲抽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同平南弟元日思归诗

至德掩羲黄,成功迈禹汤。

仪刑元四海,来庭盛万方。

鸣玉观升降,击石乃铿锵。

三春气色早,九疑烟雾长。

浮云断更续,轻花落复香。

北宫瞻远岫,南服阻遥江。

尔言想伊洛,我思属潇湘。

形式: 古风

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

春光反禁苑,暧日煖源桃。

霄烟近漠漠,暗浪远滔滔。

石苔侵绿藓,岸草发青袍。

回歌逐转楫,浮水随度刀。

遥看柳色嫩,回望鸟飞高。

自得欣为乐,忘意若临濠。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