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筠

南浦初移棹,日高才丈许。

西风送惊湍,步步蹙洲渚。

乱流溯水口,艰进屡延伫。

亭午一回盼,楼橹尚堪数。

舟行田荡间,缘木引前路。

吾方叹阿农,因之动恻楚。

细詷负笠翁,妙用在阿堵。

六月江水落,晚禾正堪布。

新抽藉浮膏,所入倍钟釜。

予闻重踟蹰,豁然发良寤。

阴阳互为根,翻手变苍素。

世故贵更练,接迹每多误。

舣岸促征骑,萧萧碧山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南浦出发,途中遭遇西风急流,艰难前行的场景。诗人沿途观察,看到田地间生长的晚禾,感叹农事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同情与赞美。

首句“南浦初移棹,日高才丈许”,开篇即点明行程的起点和时间,日出不久,诗人已启程。接着“西风送惊湍,步步蹙洲渚”描绘了沿途的艰难险阻,西风猛烈,水流湍急,船只每前进一步都显得格外吃力。

“乱流溯水口,艰进屡延伫”进一步强调了航行的不易,船只在激流中逆流而上,每一步都需谨慎,停留之处也显得格外漫长。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亭午一回盼,楼橹尚堪数”描述了中午时分,诗人回望远处,仅能依稀辨认出几座楼台,形象地表现了行进中的孤独与遥远感。

“舟行田荡间,缘木引前路”转而描写船只穿行于田野之间,仿佛是在树木间寻找前行的方向,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广阔,也暗示了人生的探索与未知。

“吾方叹阿农,因之动恻楚”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切同情,感叹他们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细詷负笠翁,妙用在阿堵”则赞美了农民智慧与勤劳,通过巧妙的农事操作,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获得丰收。

“六月江水落,晚禾正堪布”描绘了六月时节,江水退去,正是晚稻播种的好时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新抽藉浮膏,所入倍钟釜”进一步说明了晚稻的成长得益于充足的水分和养分,预示着未来的丰饶。

“予闻重踟蹰,豁然发良寤”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些后深思熟虑,内心得到了启发与觉醒。

“阴阳互为根,翻手变苍素”揭示了自然界中阴阳相生相克的规律,同时也寓意着事物变化无常,需要灵活应对。

“世故贵更练,接迹每多误”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具备更多的经验与智慧,避免因盲目跟从而犯错。

“舣岸促征骑,萧萧碧山暮”最后以诗人停靠岸边,催促赶路的情景结束,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展现了旅途的终点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622)

钟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字:仲实
  • 籍贯:明广东崖州
  • 生卒年:?—1544

相关古诗词

同年朱士光留酌以诗谢之蒙召饮以玄明粉渍酒亦一奇趣

一别十数载,幸此重合簪。

绸缪话新故,倏忽罗肴餐。

酿写真液酒,至味清且醇。

饮少得趣多,双颐动微醺。

更捣玄明膏,水晶滉金盆。

九转自丹鼎,寒色淩瑰玟。

刀圭一下咽,毛骨湔烦纷。

主人为我言,此药良足珍。

生平少仙骨,不得沾牙龈。

我闻仰天笑,方术休任真。

炼糈与服气,信之多误人。

况匪金铁姿,硝石耗元神。

我有延龄丹,玉帝指授亲。

贮之空洞间,荧荧妙无垠。

升降水火精,旋斡天地根。

安期本虚名,偓佺非等伦。

凭君话不尽,杉枫送馀曛。

形式: 古风

送吴相士

燕石似玉璞似石,真赝纷如混真识。

沧溟岱岳不可量,会看悠然湛然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又写怀

外阶二十年,仆仆簿书扰。

育才虽可喜,竟亦鲜奇效。

蓦兹叙亨衢,凉德惭素饱。

六月气如惔,策驽向远道。

远道岂足辞,函章觐天表。

探怀昧良图,何以答旻造。

芹曝思竭愚,构索不成草。

兴寐聊自珍,洪钟候昏晓。

形式: 古风

贺司马浚川王公荣满(其一)

帝圻东南雄,王气何葱葱。

价人秉玉节,万国资屏幪。

逸驾绍往轨,昏旭靖以共。

琼楼架寥廓,列辉罗心胸。

生平清厉操,俶始复有终。

试兹吐馀绪,讵足收骏功。

钧轴定有待,吁谟赞渊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