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篇

独漉复独漉,月明江水浊。

水浊迷龙鱼,月明复何如。楚国皆浊,屈原独清。

行吟泽畔,哀哉不平。上山采荼,下山采蘖。

心在腹中,何由可白?豺狼在后,虎豹在前。

四顾无人,魂飞上天。珠玉委弃,不如泥沙。

蹑冠戴履,万古悲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独漉"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清澈的画面。首句"独漉复独漉",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如同独自在浑浊的江水中漉漉寻找。"月明江水浊",通过明亮的月光与浑浊的江水对比,象征着主人公的高洁品质与世间的浑浊环境。

接下来,诗人借龙鱼迷失于水浊,暗示屈原在楚国的困境,他如同龙鱼般被误解,清白无辜却身处污浊之中。"行吟泽畔,哀哉不平",直接表达了对屈原遭受不公的同情和对社会黑暗的感慨。

"上山采荼,下山采蘖",运用象征手法,比喻主人公高尚情操,即使身处艰难,内心依旧保持纯洁。"心在腹中,何由可白",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和无法洗刷冤屈的苦闷。

"豺狼在后,虎豹在前",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所处的险恶环境,四周尽是威胁,无人可以依靠。"魂飞上天",则流露出他对现实的绝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珠玉委弃,不如泥沙",以宝物被弃的意象,表达对屈原才华被埋没的惋惜,"蹑冠戴履,万古悲嗟",是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深哀叹,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清白之士遭遇的共鸣。

总的来说,刘基的《独漉篇》通过对屈原的描绘,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个人清白的坚守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懊憹歌(其一)

白鸦养雏时,夜夜啼达曙。

如何羽翼成,各自东西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御]韵

懊憹歌(其二)

昨夜霜风起,入户复吹帷。

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懊憹歌(其三)

养儿图养老,无儿生烦恼。

临老不见儿,不如无儿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懊憹歌(其四)

食蘖苦在口,食莲苦在心。

苦心无人知,苦口泪沾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