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柳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随着春天来到皇城的御沟边,柳树的新绿映入眼帘。
细小的波纹穿过宫禁中的水面,轻轻吹拂过朝见的人群。
太阳靠近了,使得早春的阳光更显明媚,天空仿佛因圣明的恩泽而显得更低垂。
山谷中的黄莺还未安稳栖息,宫中女子难以画出真实的春景。
楚国的繁华已成过往,隋堤的遗迹暗含尘埃。
在这帝都之中,为何最先能覆盖龙津河的美景呢?

注释

御沟:皇城中的水道。
柳色:新绿的柳树。
穿禁水:穿过宫禁的水面。
圣泽:皇帝的恩泽。
谷莺:山谷中的黄莺。
画难真:难以画得逼真。
楚国:历史上的楚国。
隋堤:隋朝时期的河堤。
覆龙津:覆盖龙津河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御沟之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柳树初绽时的新绿,展示了大自然在春天复苏的美丽画面。“律到御沟春”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季节和空间的氛围中。“沟边柳色新”则更具体地描写了柳树的颜色,既是对视觉的享受,也是对自然界生机的赞美。

诗人的眼光接着转向水流,细致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不仅展示了水流的清澈与柔和,而且还隐含着宫廷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这里的“朝人”或许指的是早晨行走在御沟边的人们,他们似乎也被这宁静的氛围所包围。

随后,“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春光与皇恩的赞颂。这里的“韶光”指的是春天温暖的阳光,而“圣泽”则是古代常用以形容帝王恩泽的词汇,这里也可理解为春雨带来的滋润。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这两句似乎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中不稳定与虚假的感慨。这里的“谷莺”是指草丛中的鸟儿,“栖未稳”暗示了它们栖息不安;而“宫女画难真”则可能是在批评宫廷女性的矫揉造作,或者是对她们生活不真实的一种感叹。

接下来的“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两句,诗人似乎在回忆历史或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这里的“楚国”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楚国,它的辉煌如今已经成了过眼云烟;而“隋堤”则是对隋朝遗留下来的河堤的一种描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最后,“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诗人似乎在探讨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帝都,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洗礼或认可。这里的“覆龙津”可能是对某一具体地点的指代,或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世间真与伪、稳与不安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伤硖石县病叟

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

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

形式: 七言绝句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

兵戈到处弄性命,礼乐向人生是非。

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旧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

只知断送豪家酒,不解安排旅客情。

形式:

千嶂雪消溪影绿,几家梅绽酒波清。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