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阳馆赴郡

晨兴平阳馆,见月沈江水。

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

奉恩谬符竹,伏轼省顽鄙。

何当施教化,愧迎小郡史。

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

德绥及吾民,不德将鹿矣。

擒奸非性能,多悯会衰齿。

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在平阳馆醒来,看见月亮沉入江水之中。
山间的雾气弥漫,沙滩上的白鹭纷纷飞起。
我受恩深,却误领了竹简般的职责,谦卑伏在车轼前反省自己的浅陋无知。
何时能施行教化,羞愧地迎接小郡的官员。
这里的人们过着简朴的火耕生活,我在征途上身处高远的天空。
若我能以德治民,百姓才会安宁;否则,就像失去牧鹿者,混乱将至。
我并非天生擅长捉拿奸邪,更多是出于对老年的怜悯和责任感。
恭敬地接受治理国家的诏令,常恐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这份重任。

注释

晨兴:清晨起床。
平阳馆:旅舍、驿站。
沈:沉没。
溶溶:形容雾气浓厚。
肃肃:形容动作整齐或声音清脆。
谬符:错误地担任职务。
伏轼:俯身于车轼前,表示谦逊。
顽鄙:愚昧浅陋。
教化:教育感化。
小郡史:小地方的官员。
火耕:古代一种原始的农耕方式。
青冥:高空,深远的天际。
鹿:比喻秩序或管理。
衰齿:年老体衰。
恭承:恭敬地接受。
坠诸地:比喻失职或失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平阳馆出发,前往郡里的情景。诗中“晨兴平阳馆,见月沈江水”两句设定了整个画面,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随后“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继续渲染了早晨的氛围,山雾弥漫而开,沙洲上的鹭鸟也开始活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接着提到“奉恩谬符竹,伏轼省顽鄙”,这里的“符竹”可能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符节或信物,用以传达命令或信息。诗人可能在表达对统治者恩德的感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地方事务管理的郑重其事。

接着,“何当施教化,愧迎小郡史”显示了诗人对于能为民众提供教导和教育的渴望,而“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则描绘了一种边远地区的荒凉景象,火耕即是烧毁老田以复耕的古法,这里的“火耕俗”可能暗示着当地农耕文化的落后和艰难。

在“德绥及吾民,不德将鹿矣”中,“德绥”指的是恩德广施,诗人表达了希望美好德行能惠泽百姓,而“不德将鹿矣”则可能是在比喻那些不仁的统治者,如同猎取野兽一般,不顾民众的福祉。

接下来的“擒奸非性能,多悯会衰齿”中,“擒奸”意味着惩处奸邪之徒,而“非性能”则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希望能够有能力去做这些事。后面的“多悯会衰齿”则表达了对那些年迈失齿的老者或衰败的事物感到悲哀。

最后,“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中,“恭承”意味着恭敬地接受,而“共理诏”可能是指共同商讨和执行命令。诗人表达了对职责的担忧,以及对于未来的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地方官员对民众的关怀与责任感,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身能力不足、时事衰败的一种无奈和忧虑。

收录诗词(16)

畅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唐后期儒士。官宦世家,畅璀之子。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父亲畅璀,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唐代宗时,与裴冕、贾至、王延昌待制集贤院,终于户部尚书

  • 籍贯:河东(今山西永济)

相关古诗词

钓渚亭

花发多远意,凫雁有閒情。

迟晖耿不暮,平江寂无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潭上二首(其一)

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

嘉宾爱明月,游子惊秋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宿潭上二首(其二)

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

中夜秋风起,心事坐潸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早春

献岁春犹浅,园林未尽开。

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

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

生涯知几日,更被一年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