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送学使王十州复命》。诗中以“梧桐一叶报秋生”开篇,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人事变迁相联系,寓意着王十州即将赴京述职,如同秋日梧桐落叶一般,既是自然界的更迭,也是人事的流转。
“霜节随君恰到京”,霜节喻指严冬时节,这里用来形容王十州赴京时的时节,既是对时节的描述,也暗含对王十州行程的关切和祝福。接下来,“五岭诞敷文德地,九重亲贺圣功成”两句,赞美了王十州任职之地的文教之盛和其在朝廷中的功绩,表达了对王十州才能和贡献的高度认可。
“帆开别浦旌旗色,身拜彤墀佩玉声”描绘了王十州离别家乡、启程赴京的情景,通过“帆开”、“旌旗色”、“身拜”、“彤墀”、“佩玉声”等意象,生动展现了王十州出征的壮丽场面,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敬畏。
最后,“莫谓使星从此远,即看卿月万方明”两句,以“使星”比喻王十州的官职,暗示他虽远离家乡,但其影响力和光芒将遍及四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王十州未来事业的期待和信心,认为他的智慧和能力将为国家带来光明和繁荣。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