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楼夜坐》由明代诗人释今沼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高楼之上,诗人独自凝望,思绪万千的画面。
首句“高楼明月夜”,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明亮的夜晚,高楼之上,一轮明月高悬,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寂。
“独坐泪潸然”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状态,他在高楼之上,面对着明月,不禁泪流满面,这一细节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接下来,“怅望楼前色,萧疏木已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怅然地望着楼下的一切,树木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萧瑟,似乎连它们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这里的“颠”字,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秋风中的摇曳,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碧云海渚外,凉露桂枝前”两句,转而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远方景色。碧云飘荡于海渚之外,凉露洒落在桂枝之前,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凄凉,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遥望持竿客,秋江有钓船”两句,以远处钓鱼的客人和停泊在秋江上的船只作为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高楼明月夜”,又暗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钓鱼的客人或许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一丝希望,而停泊的船只则可能寓意着他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深邃而富有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面对人生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