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长江为背景,描绘了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和事件。"大江东去路漫漫"开篇,展现出江水浩渺、岁月悠悠的壮阔景象。接下来,诗人提到三国时期战事相对较少,暗示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而豪杰如诸葛亮和曹操(阿瞒是曹操的小名)的出现却极为罕见,体现了英雄人物的独特性和历史的偶然性。
"指囷意气迎诸葛",诗人赞美诸葛亮的慷慨和才智,"指囷"形容其广博的胸襟和决策能力。"顾曲风流走阿瞒"则借曹操的音乐才华,展现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然而,即使诸葛亮多次上表请求归隐,但国家仍面临分裂,"依然半壁拟龙蟠"暗指东吴在三国鼎立中的地位,如同盘踞的龙,虽处劣势但仍保持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怀古,既赞扬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汪缙以清新的笔触,将历史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独特的文学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