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融所作,名为《北海以归舟诗见示倒用其韵和之》。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避难馀生自沧海,栖心一阁等江湖”,诗人以“避难”开篇,暗示了自己经历过的艰难困苦,而后“自沧海”、“栖心一阁”则表达了在经历了风浪之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如同江湖中的隐士一般,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颔联“故檠秋梦人何远,枯笔南床道已孤”,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故檠”可能指旧时的灯架,象征着过去的时光与记忆;“秋梦”则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人何远”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枯笔南床”则可能是指诗人独自一人,用枯笔在南床(或指床边)书写,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苦以琼瑶问迂我,喜从翎羽识真吾”,这一联中,“琼瑶”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或美好的情感,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真理、美好事物的追求;“迂我”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某些传统观念或规则的坚持;“喜从翎羽识真吾”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鸟儿(翎羽)来认识真正的自我,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内心真实自我的探索与认同。
尾联“建章重叠天荒阔,老马何曾竟识途”,“建章”可能借指宏伟的宫殿或象征着权力与权威的地方;“重叠天荒阔”则描绘了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老马何曾竟识途”则是对前文孤独与探索的总结,老马虽久经世事,但仍然可能迷失方向,这里可能寓含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与疑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内心感受、自然景观及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