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舒真人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

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

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

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

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

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

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

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

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

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旂。

丹井泉偏冽,铜盘露未晞。

俗人那得识,诗客尽相依。

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沂。

凭师消鄙吝,犹可采山薇。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金色宫殿迎来华丽车盖,神仙坛上聚集着穿着羽衣的仙人。
石头因钟乳石的滋润而显得滑腻,松树因为生长在茯苓旁而显得丰满。
研磨的墨香随着捣药的杵声飘散,修整的琴身玉制的徽记闪烁。
天空仿佛低垂,靠近星辰的经纬,太阳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它的光芒。
竹林深处开辟出一条长径,池塘边的小门隐藏在绿意之中。
红色的花儿与霞光交错,绿色的水面环绕着池塘。
仙杏花朵凝聚着鲜红,蟠桃的花瓣犹如剪裁的绯色。
龙来时独自栖息,鹤离去后更懂得回归。
蜜蜂避开割蜜的人,凤凰衔着书信自由飞翔。
祭祀雷神和陈设古磬的仪式,驱使鬼神的灵旗飘扬。
丹井之水特别清凉,铜盘上的露珠还未干涸。
凡人怎能理解这一切,只有诗人相互依靠欣赏。
你我在此相遇洗涤心灵,从此吟咏如沐沂水的场景。
依靠师傅消除我的浅薄,还可采摘山中的薇草以求清净。

注释

金阙:金色宫殿。
华盖:华丽的车盖,比喻尊贵的仪仗。
琳坛:神仙坛,道教修炼场所。
羽衣:仙人的服饰。
钟乳:溶洞中形成的石笋或石柱。
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菌类,有药用价值。
剂墨:研磨的墨汁。
修琴:修理或制作琴。
象纬:星象的经纬线。
浴沂: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边洗浴,象征教育和修养。

鉴赏

这首元代马祖常的《寄舒真人》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联“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以华丽的金色宫殿和仙人聚集的神坛起笔,展现出神仙世界的尊贵与神秘。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细致描绘了洞天福地的自然景观,暗示着仙人的养生之道。

“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则转而描绘了修道者的日常活动,研磨墨宝,精心制作乐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人进一步通过“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渲染出天庭的壮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描绘了清幽的环境,而“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则色彩斑斓,富有诗意。仙果“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更是增添了神秘与诱人之感。

“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表达了对真人的仰慕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感叹世俗之人难以理解,而自己则希望能像诗人一样,与真人一同享受这种超然的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真人的敬仰和向他学习的愿望,希望能够借此洗涤心灵,过上简朴而高尚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仙境的美妙,又流露出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江阁鱼龙近,山房雾雨多。

地清天不暑,池曲水无波。

笋箨迎书带,樱桃送锦窠。

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养素行编屦,乘閒坐织蓑。

几篇餐玉法,一帙醮星科。

香灺沈银叶,衣裾佩紫荷。

丹光留海月,绛景出松萝。

醉忆泉浮乳,幽怜石烂柯。

神君攀绿桂,天女踏青莎。

邀客登山顶,寻真入涧阿。

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

予发今如此,君心可奈何!

高谈见明月,为我问娑罗。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杨花宛转曲

空中游丝已无赖,宛转杨花犹百态。

随风扑帐拂香奁,度水点衣萦锦带。

轻薄颠狂风上下,燕子莺儿各新嫁。

钗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缫银茧乍。

欲落不落春沼平,无根无蒂作浮萍。

缬波绣苔总成媚,人间最好是清明。

清明艳阳三月天,帝里烟花市酒船。

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榆荚荷钱怨别离,不似杨花宛转飞。

杨花飞尽绿阴合,更看明年春雨时。

形式: 古风

湖北驿中偶成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莲子青复青。

楚船祠龙来买酒,十幅蒲帆上洞庭。

罗衣熏香钱满箧,身是扬州贩盐客。

明年载米入长安,妻封县君身有官。

形式: 古风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式: 词牌: 天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