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中巧手妙穿杨,便可阶升屈宋堂。
句挟冰霜堪却暑,令人心地亦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纳凉图。"巧手妙穿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用柳条编织成遮阳挡风的工具,或许是竹帘、芭蕉扇等物件,以对抗炎热的气候。这不仅展示了古人生活中的智慧,更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便可阶升屈宋堂",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如同要亲自前往屈原、宋玉等古代文学家的居所,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句挟冰霜堪却暑,令人心地亦清凉",通过对比的手法,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这里的“句”指的是诗行或文章,而“挟”则是夹带的意思。诗人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即便在酷暑之中,读到清新隽永的好文章,也能使人感到心灵得到清凉,如同品味一口冰霜一般。这不仅彰显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同时也强调了文学作品对于净化心灵、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生活场景和古典文学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清凉自在的人生态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避暑所在。
不详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沙尾维舟傍水杨,主人延我坐中堂。
山焦石裂方亭午,借得微风一霎凉。
水行双井陆沉沉,洗我胸中三斗尘。
人物只今虽寂寞,溪山依旧自清新。
千古诗中老斫轮,久埋玉树去修文。
野人指点青山下,此是黄家鲁直坟。
半生飘泊将雏意,百感凄凉舐犊情。
露电终非真实相,彭殇何者是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