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杂诗(其三)

衙鼓奏惠风,晨色豁幽室。

清露滴阶莓,庭树滋以茁。

欢言就花径,意翻有所失。

曰余绁寸组,何乃游于逸。

超兴道不存,怀安物已疾。

惠以积诚流,事由精气毕。

讼帖有余甘,所乐非缥帙。

了焉抚念始,持之在专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清代袁守定的《曲周杂诗(其三)》描绘了一幅清晨官衙的宁静画面。首句“衙鼓奏惠风”以鼓声象征着和煦的春风,展现出官府环境的和谐。接着,“晨色豁幽室”写早晨的光线洒入幽深的室内,带来明亮与生机。

“清露滴阶莓,庭树滋以茁”两句通过清露滋润台阶上的莓苔,以及庭中树木的生长,进一步渲染出清新自然的氛围。诗人行至花径,本应心情愉快,却突然感到“意翻有所失”,意识到自己公务缠身,不应过于游乐。

“曰余绁寸组,何乃游于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片刻的逸乐感到自责,意识到责任在身,不能放任自己。然而,“超兴道不存,怀安物已疾”又反映出他对理想道义的追求和对现实疾苦的关注。

最后,“惠以积诚流,事由精气毕”强调了真诚和专注对于处理政务的重要性,而“讼帖有余甘,所乐非缥帙”则表明,诗人更享受从公正断案中得到的满足,而非单纯的书卷之乐。

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对生活的体悟以及对公正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清廉官员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5)

袁守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退谷杂咏(其一)

贱子谢世纷,屏居依山麓。

我生皆退期,因以退名谷。

谷中化宇宽,欣然滋百族。

紫芥恣朝瓮,绿萝充时服。

抱朴转为光,飧和恒自足。

群鸟弄载阳,吾气与之淑。

景风吹兰林,几席自流馥。

眷言协幽襟,罔知四运速。

念兹历年所,悠哉得归宿。

形式: 古风

退谷杂咏(其二)

时序逐流川,退谷春已暮。

春暮各有营,驱犊上村路。

徇禄意多怍,食力勤所务。

芒屦染芳菲,卉衣生烟雾。

浮云过陇头,辍耕而有悟。

即此为形役,况乃勤世故。

人事会有终,于何加吾素。

缅彼方舆中,率为居室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尼山

寰中五岳插天起,神龙半隐青霄里。

钟灵何地无伟人,毓圣特异尼之址。

可知名山不在高,地灵往往生英豪。

一自麟书降祥后,众山罗列皆儿曹。

亭亭五峰中圩顶,其余四配若引领。

青葱环绕文德林,俨然三千七十依坛杏。

尼山之尊亦如岱岳尊,那许太华恒霍嵩高与之并。

上有中和壑,下有坤灵洞。

智源溪水浩瀚流,沿流讨源者颇众。

关闽濂洛支派通,大海朝宗百川共。

一泓活水千秋澄,谁向智源窥体用。

观川亭前石罅如刀劈,一线幽深荒藓积。

安得五丁凿破云雾堆,瞥见天光万重辟。

西南诸峰拱如屏,五峰上映五老星。

当年颜母山头祷,神哉木叶随降升。

天生圣哲事岂偶,一山不世钟坤灵。

平生是山切仰止,作吏何缘地邻此。

只今小憩幽崖前,犹忆春风浴沂水。

由来山水清音多,仿佛金石丝竹之声悦吾耳。

五峰林密浮苍烟,抠衣未敢凭其巅。

形式: 古风

观峄山牧牛歌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

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

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

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