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纷繁的枝叶四处寻找,最终根源却在于内心。
不要嘲笑陶渊明没有琴弦,他的诗中蕴含深远的音乐之声。

注释

纷纷:形容众多或杂乱。
枝叶:树枝和叶子,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漫:随意,到处。
寻:寻找。
根株:根和茎干,比喻事物的根本。
只在心:实际上存在于内心深处。
莫笑:不要嘲笑。
无弦:没有琴弦,象征简单或朴素。
陶靖节:陶渊明,东晋诗人,别号靖节先生。
个中:其中,指陶渊明的诗歌。
三叹:多次赞叹,表示深深敬佩。
遗音:遗留下来的声音,这里指陶渊明的诗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伯敏的作品,名为《闻象山论学语有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深刻认识。

"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这一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探索学问的过程。"纷纷枝叶"象征着知识的广博与深奥,而"底下根株只在心"则表明真正的智慧和理解来自内心的体悟,不是简单地追求表面的知识。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这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陶渊明(即陶靖节)的典故,他不愿意在朝廷做官而选择归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尊重和对知识探求过程中的沉思和感悟的珍视。"三叹"指的是陶渊明归隐时所发出的叹息,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而"有遗音"则意味着这种心境和智慧的追求会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探索和内在修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

李伯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五)

日抹平山红。

形式: 押[东]韵

寄舍弟忠原臣二首(其二)

读书也自硕为官,不道驱车值路难。

今日时清身拓落,何人喜极涕汍澜。

未从玄圃安丹鼎,终倚扶桑把钓竿。

兰岳夜来秋雨急,松云深护鹤巢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梅山云悦楼

无心出岫道人闲,身在虚无缥渺閒。

可惜云霓人在望,捲将云雨入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沁园春.刘山春新居

三岛十洲,移掇者谁,玉城稚仙。

解运诗之巧,裁山剪水,用诗之力,斡地回天。

大笑宋初,秀才屋子,著不得官家十万钱。

又谁说,李膺豪放,门号龙门。我家呼喝山川。

道今日山春莺已迁。

汝南山顶上,虎毋久卧,秀溪底下,龙莫长眠。

打起精神,护持诗府,推出诗城障山边。

山川道,如稚仙肯出,当拜君言。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