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

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

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

形式: 古风

翻译

日夜闭门苦读,室内早早生出凉意。
虽然芳草未衰,但为何蜻蜓还在鸣叫?
秋风吹过,我思念着归期,何时能回家乡。
想问问那些当权的人,他们可知道我心中的矛盾和无奈。

注释

下帷:闭门苦读。
长日:日夜。
虚馆:空荡的房屋。
早凉:早早的凉意。
荐:推荐,此处指被欣赏或利用。
蜻蛚:蜻蜓的一种。
秋风:秋日的风。
振衣:抖动衣裳,表示准备离开。
何时:什么时候。
当途者:当权者,有权势的人。
宁知:岂知,哪里知道。
心有违:心中有违背之意,可能指与现实的冲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的萧瑟与离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帷长日尽”一句,设定了一个悠长而寂寞的午后场景。窗帘拉下,阳光被阻挡,时间仿佛在静谧中流逝,而这长日终将结束,带来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虚馆早凉生”则是对空旷寂寞场所的一种描绘。虚馆即指未被占据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的“早凉生”,既可以理解为天气转凉,也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冷清和孤寂。

接下来的“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绪。这里的“芳草”指的是美丽而鲜活的草地,“犹未荐”意味着尚未有人踏足,显得分外凄清。而蜻蛚鸣叫,则是自然界中秋天常见的声音,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为了孤寂与哀伤的情感象征。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虑和对归期的渴望。秋风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让人的心灵感到阵阵凉意。而“客去何时归”,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宿的无奈与期待。

最后,“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往者的询问和内心的不甘。这里的“当途者”指的是路上行人,而“宁知心有违”,则是诗人自己对于离别与归宿之间矛盾心理的一种自我提问,也反映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5)

阎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入宜都渚

问俗周楚甸,川行眇江浔。

兴随晓光发,道会春言深。

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

伫应舟楫用,曷务归闲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濠州高塘馆

借问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胜阳台。

今宵寓宿高塘馆,神女何曾入梦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凤皇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

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