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刘泗州邀饮弘善寺次太仆侄孙韵(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佛教修行场景。首句“孤峰片石虎溪东”,以孤峰和片石象征僧侣的隐居之地,虎溪寓指清净之地,暗示了弘善寺的环境清幽。次句“枕簟清凉两鬓蓬”则写出僧人的生活简朴,两鬓蓬松,心境淡泊。
第三句“色相自窥涵碧里”,通过“色相”和“碧里”表达对佛法空性的领悟,暗示修行者在观照自我时,能洞察事物的本质。第四句“真缘俱苦化缁中”进一步强调修行的艰辛,但内心却在黑衣(缁)的僧袍中寻求解脱。
第五、六句“三千世界看心异,五百王人说法同”,以“三千世界”和“五百王人”象征世间万象和众多信徒,虽表象各异,但内心的追求和佛法教义却是相同的。最后一句“半偈几时参上乘,数声清磬出禅宫”,表达了诗人对更高佛法境界的向往,期待能在禅定中参悟至高无上的教理,伴随着寺庙中的清磬声,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展现了弘善寺的禅修氛围,以及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