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荆轲》由元代诗人方澜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荆轲的描绘,展现了其不凡的勇气与决绝的精神。
首句“计出不可测,襟期相激昂”描绘了荆轲在行动前深思熟虑,其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准备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去完成使命。接下来,“悲风寒易水,侠气小咸阳”两句,通过易水和咸阳两个地点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壮烈的氛围,同时借以表达荆轲侠义精神的崇高与深远。易水,作为送别之地,常与壮士别离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而咸阳,则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这两地的结合,不仅凸显了荆轲行动的背景,也强化了他个人形象的英勇与不屈。
“六国群谋失,三军一匕当”则进一步揭示了荆轲行动的背景——在六国联盟瓦解,面对强敌时,他以一人之力,对抗三军,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与决心。这不仅是对荆轲个人胆识的赞扬,也是对他在历史关键时刻所展现的英雄主义精神的高度肯定。
最后,“英雄幸不幸,愁入代云长”一句,既是对荆轲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其精神的颂扬。这句话暗示了英雄的命运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长空中的云彩,即使面临风雨,依然坚韧不拔,给人以希望与力量。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荆轲及其所代表的英雄精神的深深敬仰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荆轲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于英雄故事的普遍认同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