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

昔岁歉无年,今夏仍荐饥。

罢民去南亩,贱价捐东菑。

籍籍道路间,饿者何累累。

藜藿不充肠,苶然旄与倪。

嗟我禄代耕,每食为不怡。

徒怀仲由志,身贱那得施。

属城上民讼,比牒皆苦词。

奉诏实有无,百闻谢一窥。

星言说桑田,行与父老期。

触热不敢休,重趼宁告疲。

郊原赤如赭,秉穗无孑遗。

垦艺不可分,四旁生蒺藜。

流行诚代有,愚弱岂易欺。

附上亦有刑,残下罪攸司。

鄙夫不忍此,告吏咸赦之。

庶兹咻喔恩,足以苏茕嫠。

大农急经费,言利析毫釐。

二吾犹不足,一切宁谓宜。

国侨敏争承,郑邑用不危。

冯煖焚券书,田氏人若归。

区区二小邦,两士能若斯。

当官在必行,匪石安可移。

诸公悉吾友,此志良弗非。

当令徇路人,一听狂者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因干旱导致的严重饥荒景象,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困苦和官员对此的深切关怀。诗人刘攽以“检覆郏城旱田示同官及寄河南诸贤”为题,表达了对灾民疾苦的关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一位官员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诗中描述了过去歉收的年份,今年夏天仍然遭遇饥荒,农民们被迫离开农田,低价放弃土地。道路上满是饥饿的人群,他们的身体瘦弱,面色苍白。食物短缺,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诗人感慨自己虽有俸禄,却无力直接帮助这些受苦的百姓,只能内心痛苦,空怀志向。

面对百姓的诉讼,诗人决定亲自前往受灾地区,了解实际情况。他不顾炎热,长途跋涉,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目睹了土地的荒芜和作物的枯竭。面对这样的惨状,诗人不忍心看到百姓遭受如此苦难,于是请求上级宽免一些刑罚,减轻农民的负担,希望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安慰和救济。

然而,诗人在表达这一愿望时也意识到,国家财政紧张,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使得他的提议难以得到支持。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放弃,他坚信官员应当秉持公正,为百姓着想,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应改变初衷。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同僚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能够像古代贤臣一样为民众谋福利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激励他人,共同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那些路过的行人也能听到他为百姓疾呼的声音。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底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呼吁,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民生、勇于担当的官员形象,以及他对改善社会状况的不懈努力。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退朝

虑澹事从简,兴发谋岂豫。

退朝建礼门,走马长楸路。

阴风脱林槁,朝日破寒雾。

简书亦优游,宾友慰迟暮。

神仙未尝学,皋壤欣所慕。

静境出自然,胜游非浪聚。

杯觞谋须臾,肴蔌讯无虑。

赏音愧闻弦,和歌容执御。

形式: 古风

引泉诗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作

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

余来拜旌戟,诏下之明年。

是时春三月,绕郭花蝉联。

岚盘百万髻,上插黄金钿。

授以道士馆,置榻于东偏。

满院声碧树,空堂形老仙。

本性乐凝澹,及来更慕玄。

焚香礼真像,盥手披灵编。

新定山角角,乌龙独巉然。

除非净晴日,不见苍崖连。

上有拿云峰,下有喷壑泉。

泉分数十派,落处皆琤潺。

寒声入烂醉,聒破西窗眠。

支筇起独寻,只在墙东边。

呼僮具畚锸,立凿莓苔穿。

灇淙一派堕,练带横斜牵。

乱石抛落落,寒流响溅溅。

狂奴七里濑,缩到疏楹前。

跳光泼半散,涌沫飞漩圆。

势束三峡拄,泻危孤磴悬。

会闻瑶池溜,亦灌朱草田。

凫伯弄翠蕊,鸾雏舞丹烟。

凌风捩桂舵,隔雾驰犀船。

况当玄元家,尝著道德篇。

上善可比水,斯文参五千。

精灵若在此,肯恶微波传。

不拟争滴沥,还应会沦涟。

出门后飞箭,合势浮青天。

必有学真子,鹿冠秋鹤颜。

如龙辅余志,日使疏其源。

形式: 古风

和原甫郓州乐郊诗

人事有背向,胜游不长绝。

闻公乐郊行,慷慨矜岁月。

东山翠屏秀,卢水寒玉直。

尚有昔来人,借问宁异昔。

菱蕖乱幽芳,梧竹凝茂阴。

始知秋意高,讵厌徂岁深。

因宜付乐妨,大巧当不为。

岛鱼皆自欢,贤者能勿违。

华堂庇深沉,皋壤极虚旷。

清池湛明辉,寒郊无近响。

公来会旌旆,公晏盛笳鼓。

鲁酒若醍醐,齐讴艳巴楚。

采芹自胥乐,食葚怀好音。

因成池上篇,为想思归吟。

形式: 古风

刘太尉庙

世乱争斗繁,废兴不可载。

磨灭几何人,独兹有馀爱。

空同气雄武,燕蓟风慷慨。

曾是鞍马间,而为治民最。

桐乡旧墟好,岘首遗碑在。

岁久梁栋倾,地荒松栝大。

古今犹过隙,俛仰成百代。

咨嗟畎亩勤,勋业非永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