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暑病初招汪学老医次招黄平斋两公枘凿之甚病者反取多事而黄终奏药绩因有中秋共醉之约漫述长句

卧病不知暑,况在英溪隅。

入京涉夜航,药物艰所需。

汪公业于医,其实真癯儒。

医故不违理,非但以理拘。

览镜面百皱,半月怯步趋。

积忧那得解,肌瘠徒长吁。

兹晨近秋中,疲惫凭杖扶。

忽枉黄公驾,慰此困枥驹。

指我伛偻形,旦暮耽书劬。

病源肇于心,證与芝术殊。

所嗟露电如,满岁罹艰虞。

寒暑复见寇,阎浮可久图。

行止任天造,其或诮以迂。

凉轩聆欬唾,眷眷非世娱。

浮荣信飘风,况复假合躯。

堕落焦熬坑,难炼六一炉。

感公致汤馈,瀹盏浮雪腴。

仙传起死剂,顿醒爪发枯。

西风捲茅屋,篝灯竹窗孤。

蔬肠转阳脉,趣向归酒壶。

谁传病退舍,可奈流俗徒。

汪黄信可人,彼此皆枌榆。

往缔中秋盟,未卜月有无。

因拈二公姓,激我怀东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卧病在床的诗人,面对酷暑和身体不适,他身处英溪之隅,心情沉重。诗中提到他前往京城时,夜晚乘船,因病需要药物,却难以获得。在此背景下,两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汪公和黄公——出现了。

汪公虽然外表瘦弱,但医术精湛,不拘泥于常理,而是遵循医学原则。他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发现面容布满皱纹,半月来行动迟缓。诗人忧虑重重,身体日渐消瘦,只能依靠拐杖支撑。

然而,一日黄公驾车来访,带来了温暖与关怀,仿佛是困马得到了慰藉。黄公对诗人的生活状态表示理解,指出他日夜沉迷于书籍,导致病情的根源在于内心忧虑。诗人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中经历了许多艰难。他预感到季节更替,人间的苦难似乎永无止境。

诗人在凉爽的轩室内聆听黄公的言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关怀。他意识到,世间的荣誉如同飘风,身体也并非永恒不变。在生活的煎熬中,他渴望找到解脱之道。黄公赠送的汤药如同仙丹,让诗人感到精神焕发,仿佛枯木逢春。

随着西风卷起茅屋,诗人坐在孤灯下,心中充满对食物的渴望。蔬菜的营养使他的身体恢复了活力,他开始向往回归酒壶的简单生活。诗人为黄公的善举所感动,希望有人能传播治愈疾病的消息,以免被世俗所误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两位医者的感激之情,并期待中秋节时能与他们共聚一堂,畅饮美酒。他借用“董”、“黄”两姓,联想到古代的东都,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城山道人庵(其二)

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

野道依城社,山童执纪纲。

田高秋敛薄,溪曲夜湍长。

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香林

日月岩头古翠埋,锦云深隔洞门开。

苍藤随石无根活,灵杞何年有种栽。

气袅野烟疑麝过,暖熏山雨误蜂来。

空亭谁领幽芬坐,云鹤同行损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汉潮报馆毁于乱兵事平复板主者使来徵词爰志以诗

数逢阳九劫运开,波臣水族逐潮来。

排浪鼓涛争窟宅,大陆昼晦霾风埃。

禹鼎已毁秦镜失,畴铸魍魉真形骸。

多君奋笔细描写,厥状毕现焉廋哉。

群魔龂龂老蛟怒,撼折砥柱地轴摧。

玄黄血染草木赭,鬼神愁哭天公咍。

鞭策飞廉走电母,迅扫阴氛拯沈灾。

宇宙清宁毒雾散,君出重理劫后灰。

吹嘘春气温寒谷,更洒柔翰灿琼瑰。

手炳温犀烛牛渚,且喜为祟无台骀。

揽辔傥遂澄清望,共浮大白浇馀哀。

何当更乞不死药,长与云汉共昭回。

形式: 古风

五君咏.阮籍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形式: 古风 押[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