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离别难·赠别》是清代诗人余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深情的不舍。
开篇“且略消停这会,料归也难留”,诗人以一种无奈而又深情的口吻,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接下来,“但合堪、莺惨花愁。况伤春、愈觉胜悲秋”几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内心的哀愁,春日的莺啼花落,秋日的悲凉,都成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尤可恨、门外声喧,长年三老,促上兰舟。”这里通过门外的喧闹与即将登船的场景,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不舍。诗人似乎在责怪外界的喧嚣,不愿面对即将来临的离别。
“待丁宁、欲订再来欢会,才说又还休。”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诗人试图在分别前留下一丝希望,但最终只能无奈地放弃,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吴地角,楚山头。望将穿、无际双眸。”诗人借助地理方位的描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仿佛两颗心跨越千山万水,相互凝视,却无法触及。
“忆焚香月底联咏,总安排烟水付东流。”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诗人将它们比作随水流逝的烟云,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不可挽回。
最后,“须索向、绣枕边傍,罗帏深处,兀自埋忧。”诗人将自己深深的忧愁寄托于绣枕与罗帏之中,仿佛只有这些私密的空间才能容纳他无尽的忧伤。
“谁信道、转似当年未见,一样病西楼。”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担心再次经历相似的痛苦,如同当年未曾相见时的忧愁,仍旧笼罩在心头。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复杂与深刻,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未知的忧虑。余汉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