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出自宋代的一首祭祀诗,展现了古人对上天的崇敬和祭祀活动中的庄严与肃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传统礼制的尊重以及对神灵的诚挚。
“蒇事方丘,旧典时式”表达的是按照古老的礼仪进行祭祀活动,这里的“蒇事”指的是祭祀前的准备工作,“方丘”则是古代用于祭天的高台,“旧典时式”说明了这一切都是遵循传统的规定和习俗。
“至诚感神,馨非黍稷”强调了祭祀中对神灵的真诚之心。“至诚”二字,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意味着对天地万物最深切的敬意;“馨非黍稷”则形容祭品的香气,不是普通的黍稷(一种谷类作物)所能比拟。
“肸蚃来临,鉴兹明德”表达了神灵降临的情景以及对其德性的赞颂。“肸蚃”意指神灵的到来,“鉴兹明德”则是说通过这次祭祀活动,可以见证和理解神圣的美好品德。
“永锡坤珍,时万时亿”展现了对未来美好祝愿的长久期许。“永锡”意味着永久的福泽,“坤珍”则是指大地所生之物的珍贵;“时万时亿”表达的是这种美好的状态将持续到无穷的未来。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传递了古人对于自然、社会和神灵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们对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