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袖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其二)

世路人心比太行,此君真可共徜徉。

霜凝劲节明朝坞,月落寒梢散夜堂。

可但七人供笑咏,要令千亩作阴凉。

只愁捲地西风里,幽梦圆时与子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世间的道路和人心都像太行山一样复杂多变,这位先生确实值得一同漫步其中。
明早霜降,他的坚韧节操将在山坞中更加鲜明,夜晚月落,寒冷的树枝在庭院中洒下清冷的影子。
他不仅能提供七人的欢笑和吟咏,还希望能让大片的土地因他而阴凉。
我只担心在席卷大地的西风中,当我的梦境圆满时,会打扰到你。

注释

世路人心:世间道路和人心的复杂多变。
太行:比喻世事艰难,人生坎坷。
劲节:指坚韧不屈的节操。
阴凉:比喻给人带来舒适和庇护。
捲地西风:形容强烈的秋风。
幽梦:深沉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意。

"世路人心比太行,此君真可共徜徉。" 这两句以山脉的险峻比喻世间的艰难和复杂的人心,同时表明诗人与此君的情谊坚固,能够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霜凝劲节明朝坞,月落寒梢散夜堂。"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露水凝结和夜晚月光下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传达了一种淡定与宁静的意境。

"可但七人供笑咏,要令千亩作阴凉。" 这两句表明只要有几位知己相伴,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如同广阔的林荫带来凉爽一般。

最后,"只愁捲地西风里,幽梦圆时与子妨。" 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忧虑,以及希望能够与友人共享未来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林袖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其一)

何人着脚傍岩幽,好事无过竹务猷。

妙语径追盘谷序,轻舟独信剡溪流。

牛刀小试知多暇,鹤板迟来坐不谋。

欲寄一行安否问,朔风羁雁正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

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为。

去马便如千里别,断葭已作十分披。

他年若下襄城路,鞭影应能指具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舍弟游本觉寺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

霜磬递风韵,晓林翻露姿。

茶烟邀客伫,帆影唤舟移。

他日成归梦,来兴楚子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似表弟谚梅之作

万点随风更是愁,从教停雪破除休。

蓬莱花使漫青眼,姑射神人新白头。

待价琼环聊可拟,闻风桃李亦增羞。

看残红紫冰霜后,一笑春前解百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