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歌

伏枕转不寐,反覆多长辞。

朝见路旁人,牙齿自胶持。

美人在天末,芬芳各相知。

所争在语言,千载乌可期。

永夜且弗叹,叹多生发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永夜歌》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佳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首句“伏枕转不寐,反覆多长辞”,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表达了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朝见路旁人,牙齿自胶持”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无奈与讽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美人在天末,芬芳各相知”两句,转向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尽管距离遥远,但心灵相通,情感深挚。然而,“所争在语言,千载乌可期”则揭示了诗人对言语交流的怀疑与无奈,即使心意相通,却难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力感。

最后,“永夜且弗叹,叹多生发丝”一句,诗人劝慰自己在漫长的夜晚中不必叹息,因为太多的忧愁只会让岁月流逝得更快,暗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又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兰溪

闻道縠溪水,芳兰满渌波。

相思渺天末,欲折奈愁何。

况值岁云暮,凄凄雨雪多。

停桡一相问,明月上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殷中军宅

百尺儋梯去,君休恨简文。

高名原累汝,怪事岂惟君。

日暮城鸦合,如悲泗水军。

千秋谪居地,寂寞枕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自常山至玉山途中大雪

越山将尽楚山至,水行已穷陆行始。

荒城破柝无五更,仆夫在门客齐起。

出门朔风欲撼山,一里二里飞鸟还。

沈沈车铃冻不响,寒云挂地雪满天。

黄子仰天叫奇绝,怪事逼人何咄咄。

昨日不寒今日寒,在舟不雪在途雪。

纷纷四野晚更多,前村有酒当醉歌。

任教压得玉山倒,乐游不惫当奈何。

形式: 古风

章江晓雪有怀

一雪千山白,孤吟倚柁看。

此间无子敬,何处起袁安。

节物固堪测,吾心自少欢。

还看豫章树,郁郁挺孤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