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雨斜风薄暮天,帘垂四面景萧然。
案头旧卷长为伴,身外浮名素不牵。
饱读书时方免俗,无求人处即为仙。
年来更觉疏慵甚,万事让他一着先。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在傍晚微雨中静思的人物形象。诗人身处室内,帘幕低垂,四周景色显得凄清寂寥。他沉浸在书卷之中,视书籍为长久的伴侣,对外界浮华的名声毫不在意,显示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只有在饱读诗书的时候才能超脱世俗,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就仿佛神仙一般。近年来,诗人更加感到自己的懒散和超脱,对世事不再强求,选择让别人先行,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不详
檐前时听雨声喧,尽日萧条自掩门。
岸柳垂眉含恨态,庭花掩面尽啼痕。
西窗谁共巴山话,南浦频消旅客魂。
幸有阳春来惠我,焚香细读细评论。
声声鸿雁唳空虚,疾疾光阴等隙驹。
窗外惊闻梧叶落,镜中愁见鬓丝疏。
积来阿堵缘沽酒,欲典春衣为买书。
醉后行吟堪遣兴,利名心事早消除。
名士风流信不讹,当年意气已消磨。
漫怜翠袖清才少,更惜红颜薄命多。
花月姻缘情不尽,英雄儿女恨如何?
吊君幽愤千秋在,目击心伤慷慨歌。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节无聊觉昼长。
戏马雄风今忆项,落霞绮赋昔怀王。
枫留残叶千林赤,菊绽奇葩一径黄。
此日茱萸人插尽,凝情骨肉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