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
青山有隐处,白日无还期。
病骨时流恕,春愁古佛知。
观河吾见在,莫畏镜中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才尽》。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创作力枯竭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因才华耗尽而无法再创作诗歌,并非因为畏惧象喙的危险,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创作力枯竭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颔联“青山有隐处,白日无还期”,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逆,青山象征着永恒与宁静,而白日则代表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颈联“病骨时流恕,春愁古佛知”,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描述病痛中的宽容与内心深处的春愁,以及这些情绪只有古佛能理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尾联“观河吾见在,莫畏镜中丝”,以观河自喻,意指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清醒和自我认知,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害怕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寓意着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创作瓶颈和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才华消逝的无奈,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的反思。
不详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
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
蚤年撄心疾,诗境无人知。
幽想杂奇悟,灵香何郁伊。
忽然适康庄,吟此天日光。
五岳走骄鬼,万马朝龙王。
不遇善知识,安知因地孽。
戒诗当有诗,如偈亦如喝。
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
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
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
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
行年二十九,电光岂遽收。
观河生百喟,何如泛虚舟。
当喜我必喜,当忧我辄忧。
尽此一报形,世法随沈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