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谒侯城里有感》,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我忆侯城人,不见侯城里”,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已逝友人的思念之情,却无法在现实中见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哀伤。接着,“悲风忽何来,令人泪如雨”一句,通过描绘突然而至的悲凉之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如雨般落下,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激荡。
“侯城西薄山,侯城东逼海”两句,以侯城的地理环境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氛围。西边的山岭仿佛在诉说着难以填饱的饥饿,东边的大海则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不可预知。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西山不可饿,东海不可死”这两句,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死亡的无奈。西山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东海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千秋万岁心,悽恻竟谁语”则是对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千秋万岁的愿望与内心深处的凄凉,无人能懂,无人能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最后,“惟应剑光血,夜夜冲斗起”一句,以剑光冲天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不屈的意志与对正义的追求。即使在夜晚,这股力量依然不息,照亮黑暗,寓意着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