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夜坐》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独处异乡的孤独与愁绪。
首句“乡井千馀里”,开篇即点明诗人身处他乡,与故乡相隔千里之遥,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接着,“江湖一病身”一句,不仅指出了诗人身体的不适,也暗含了漂泊江湖、身心俱疲的境遇,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和无奈情绪。
“新年逢甲子,清夜守庚申”两句,通过时间的更迭,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新年与旧年的交替,清夜的守候,都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度过每一个日夜的无奈。
“冷落炉中火,溟濛榻上尘”描绘了一幅寒夜中的画面,炉火已冷,榻上积满了灰尘,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生活的单调乏味。
最后,“永怀愁不寐,惟听漏声频”表达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只能倾听滴答的漏声,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煎熬。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愁苦的心境,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