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符锡所作的《化州范太史墓次韵》,通过描绘化州范太史墓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
首句“椰榆未必遣心伤”,以椰树和榆树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虽自然变迁,但内心并未因此而感到哀伤,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接着“慷慨还思在玉堂”一句,表达对范太史在朝廷任职时的豪情壮志的怀念,玉堂象征着高官显位,流露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向往。
“废馆岂堪寻旧迹,寒花犹为发幽光”两句,通过废弃的馆舍与盛开的寒花形成对比,一方面感叹历史遗迹的荒凉,另一方面也赞美了即使在艰难环境中,生命依然能绽放光彩,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
“化州饱饭于何有,逐客含沙故不妨”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范太史在化州的生活状态的思考,即便在偏远之地,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范太史超然物外、不为环境所困的人生态度的赞赏。
最后,“万里蜀川魂杳杳,独遗荒垄伴斜阳”描绘了一幅凄美画面,万里蜀川中,范太史的灵魂似乎已飘渺无踪,唯有荒凉的墓地与夕阳相伴,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