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张公挽歌

贵阳城崩谁巷战,参政张公奋刀箭。

手提银印血模糊,冒阵一呼天地变。

贼怜神勇欲降公,泰山自掷鼎镬中。

奋骂一军皆辟易,舌如电光不敢食。

丈夫羞与贼同生,妾媵欢然争死敌。

愿为良臣安可得,杀身成仁亦何益。

腐肉如山魂袒裼,白昼城中犹荡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挽歌《布政张公挽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张公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贵阳城战中的壮烈表现和高尚情操。

首句“贵阳城崩谁巷战”,以贵阳城的崩塌背景引入,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接着“参政张公奋刀箭”点出主人公身份及英勇行为,张公手持刀箭,奋力作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手提银印血模糊,冒阵一呼天地变”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刻画张公的英勇形象。他手持带有血迹的银印,即使在混乱的战场上也能发出震撼天地的呼喊,表现出其非凡的勇气和影响力。

“贼怜神勇欲降公,泰山自掷鼎镬中”描述了敌人对张公神勇的敬畏,甚至想投降,而张公则以泰山掷鼎镬的豪迈举动回应,显示其不屈不挠的斗志。

“奋骂一军皆辟易,舌如电光不敢食”中,“辟易”形容军队因恐惧而退缩,张公的怒骂使敌军不敢接近,其语言的力量如同电光般耀眼。

“丈夫羞与贼同生,妾媵欢然争死敌”表达了张公及其随从的高尚情操,他们宁愿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愿苟且偷生,展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最后,“愿为良臣安可得,杀身成仁亦何益”表达了对张公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其牺牲价值的思考。“腐肉如山魂袒裼,白昼城中犹荡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以及张公英魂永存的形象。

整首挽歌通过对张公英勇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英雄主义精神,也寄托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与陈明敬采方竹作

不采禹阳阮隃枝,不求罗娇笼䈡干。

闻君方竹拂云霄,枝枝中矩堪把玩。

我生好入名山游,手中竹杖是朋俦。

阮隃只堪作长笛,笼䈡但可架高楼。

爱兹方竹坚如铁,出入扶持宜暮节。

进长居后退居前,令我不随人磬折。

贤人方之圣人圆,嗟余违世不知权。

但使乔松得本性,何须散木终天年。

与君向此筼筜掘,磊砢怜伊有正骨。

摩娑不减金琅玕,铿然爪甲声清越。

人间五岳好游嬉,莫教尚平婚嫁迟。

骑二茅龙君不羡,驾三青鸟吾不希。

但将方竹作双杖,与尔高高上翠微。

形式: 古风

送韩石耕

我闻黄山有汤泉,轩辕浴之飞紫烟。

琼楼珠阙万峰连,瀑布为梁度群仙。

白云瀰漫如沧海,丹台石笋忽不在。

天风吹开金芙蓉,中有日月纷光彩。

送君归去餐日华,桃花片片是丹砂。

三日容颜如玉女,却来同我登青霞。

形式: 古风

愤歌

时人皆谓我狂生,蓬头垢面纵横行。

神龙变化愧无力,失水乃与蝼蚁争。

哀哉天下日沉浊,孟轲好辩遭凌辱。

从来君父若浮云,暮楚朝秦非反覆。

我今守道诚不详,孔雀何如牛有角。

形式: 古风

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

十八盘尽见西峰,游人匍匐上芙蓉。

攀援铁绠数千尺,身似飞猿时一掷。

阴阴天井上穿天,袅袅石梯悬度石。

神爽先飞玉女峰,啸歌暂憩羽人宅。

月中明灭白云流,风外砰磅瀑泉激。

咫尺翻愁帝座逼,吐纳聪明慎今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