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八景

鳞猎韡纹样碧澜,湛然心迹等泉观。

千里渊■涵晖远,一鉴渟泓照影寒。

虚受自然容万派,曜灵终古浴双丸。

鱼龙出没蛟宫近,欲取珊瑚作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八景之一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波与心灵的和谐之美。首句“鳞猎韡纹样碧澜”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鱼鳞般闪烁着碧绿的光芒,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的动态美。接着,“湛然心迹等泉观”一句,将内心的平静与清澈的泉水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千里渊■涵晖远,一鉴渟泓照影寒”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延伸至远方的深邃水域,同时又通过“渟泓”(静止的水)与“寒”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情感更加饱满。

“虚受自然容万派,曜灵终古浴双丸”则体现了大自然的包容与永恒之美。这里的“虚受”意味着接受,但并非被动的接受,而是充满智慧和理解的接纳。“万派”指的是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诗人借此赞美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曜灵终古浴双丸”中的“曜灵”指的是太阳,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太阳永恒的循环,以及自然与时间的和谐共存。

最后,“鱼龙出没蛟宫近,欲取珊瑚作钓竿”以鱼龙在水中出没,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之心。想要以珊瑚作为钓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是对生活情趣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澎湖八景之一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等深刻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2)

刘伯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澎湖八景

匡庐五老望中分,海上炉峰近始闻。

岫连博山排错落,雾潆沈水爇氤氲。

天留胜境供清眺,赋有佳题愧藻文。

回意书窗寥寂夜,细然石叶挹馀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澎湖八景

珠躔联络近文昌,华盖天垂作作芒。

波静影常沈璧彩,地灵名恰应奎匡。

人文蔚起誇翘楚,象纬分明视焕章。

他日奏言烦太史,瀛涯重见聚星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澎湖八景

罨屿潮痕上短篷,晚收笭箵泊菰丛。

瀰漫春水连天碧,次第渔灯隔岸红。

世虑尽捐云树外,人家都住画图中。

菱塘柳陌吾庐在,归去还思理钓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澎湖八景

叠巘层峦藓径深,风传樵唱出霜林。

丁丁伐木声相应,戛戛敲枰响共沈。

叶坠湿沾双屐雨,岩高影落半溪阴。

负薪力学今谁继,馀韵流风尚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