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和安止怀予北归怅然有作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句“一读诗翁寄我篇”,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友人赠诗的情景,引发了他的思绪。接着,“却思乡国醉瑶泉”一句,通过想象中的乡间美景,如瑶池般的清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与向往。
“数声玉树秦淮月,万里春江采石船”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之中。秦淮河畔的月光与远处江面上的船只,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流转。
“轩冕浮沈真外物,冤亲平等委前缘”两句,诗人借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控的深刻理解。轩冕(官位)在诗人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冤亲(恩怨)最终都归于前定的命运。
最后,“杜陵子美知何意,更欲吹嘘送上天”两句,诗人以唐代大诗人杜甫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与理想。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杜甫一样,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与哲理,甚至超越时空,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