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亭

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二十年来在瘴气缭绕的花丛中度过,今日野外花园又吹起了春风。
人们心中总有离别的感触,但春天的景色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无偏无私。
长笛吹响,所有的曲子都随之结束,举杯对饮,所有的忧愁仿佛都消散了。
风清水暖,鱼儿纷纷跃出水面,又有谁能在这荆溪边独占钓鱼的乐趣呢?

注释

二纪:二十年。
瘴雾:热带或山地湿热地区特有的疾病和恶劣气候。
野园:野外的花园。
东风:春季的风,象征新生和希望。
人心有感:人的内心感受。
春色无私:春天的美景对所有人开放,没有偏爱。
长笛:中国传统乐器。
巨觥:大酒杯。
荆溪:地名,可能指某个有溪流的地方。
钓筒:钓鱼用的竹筒,代指钓鱼活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的《春野亭》,描绘了诗人历经两年瘴雾环境后,在春天野外亭子中感受到的景象。首联"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诗人回忆过去在南方热带湿热之地看花度日,如今春风又吹过野园,暗示着时序变迁和生活的回归。

颔联"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春天不论何处都同样给予生机与温暖的情感。这里以春色的无私反衬人生的离别之苦。

颈联"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通过长笛声和豪饮的动作,诗人试图借音乐和酒来排解心中的愁绪,笛声一响,所有的哀愁仿佛随着乐曲消散。

尾联"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画面转为宁静,清风拂面,溪水温暖,群鱼跃出水面,诗人想象自己在荆溪垂钓,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杨子江头流水凘,长安陌上暖风吹。

黄金璎珞雪晴后,碧玉珑璁春尽时。

端的园林俱不及,等閒台榭便相宜。

思量也是多情物,占与人间赠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登南城台

江国家书少,秋台寒草生。

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落照悬渔市,孤烟起戍营。

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茶溪亭

茶溪亭上绿沿回,溪上孤城照水开。

谁趁落潮离晚渡,自寻芳草上春台。

年华有限忙中去,人事无涯暗里来。

安得病躯开病眼,碧云瞻拱帝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吕涛典狱之梧州

峡口苍梧县,城依南斗魁。

江浑海潮上,地热火山来。

草没嘉鱼穴,云封拜表台。

到应无狱讼,豆蔻酒频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