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西湖社友赋红梅,分韵得落字

虬枝茜萼。使轻盈态度,香透帘幕。

净洗铅华,浓抹胭脂,风前伴我孤酌。

诗翁瘦硬□□□,断不被、春风熔铄。

有陇头、折赠殷勤,又恐暮笳吹落。寂寞。

孤山月夜,玉人万里外,空想前约。

雁足书沈,马上弦哀,不尽寒阴砂漠。

昭君滴滴红冰泪,但顾影、未忺梳掠。

等恁时、环佩归来,却慰此况萧索。

形式: 词牌: 疏影

翻译

枝干弯曲如龙,花色鲜红,使得轻盈的姿态,香气穿透帘幕。
洗净了华丽的妆饰,只用浓艳的胭脂,我在风中独自饮酒。
老诗人笔力刚劲,绝不被春风融化。
有人在边疆赠送,深情厚意,又怕夜晚的胡笳声把它吹落,带来寂寞。
在孤山的月夜里,思念着远方的人儿,空想着之前的约定。
鸿雁传书沉寂,马上的琴声凄凉,无尽的寒冷和荒漠包围。
昭君的眼泪如红色冰晶,只是看着自己的影子,没有心情梳理头发。
等待那一天,她带着环佩归来,才能安慰这凄清的境况。

注释

虬枝:弯曲如龙的枝干。
茜萼:花色鲜红的花朵。
铅华:比喻华丽的妆饰。
断不:绝对不。
暮笳:夜晚的胡笳声。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山,与白居易有关。
环佩:古代女子的装饰,象征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夜独酌的凄清境况。开篇“虬枝茜萼”一句,通过对梅花的形容,传达出一种孤傲与洁净之感。接下来,“使轻盈态度,香透帘幕”则是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品味梅花之美,其态度轻盈而不失高雅,香气更是穿透了屏风帘幕,显得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净洗铅华,浓抹胭脂”一句,则从女子的修饰行为中看出其对美的追求与期待。即便是在孤寂之时,她也要保持自己的风姿,不被春天的温暖所融解。这不仅是对个人仪态的维护,更隐含着一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风前伴我孤酌”则直接点出了女子在春夜中的孤独感受。她的伴侣只是微妙的春风,而她却以此为伴,独自品酒,显得出一份超脱世俗的冷艳与寂寞。

“诗翁瘦硬”以下几句,因文字缺失,不便诠释,但可推测是对某种坚韧不拔或者坚守信念的情感抒写。接着,“有陇头、折赠殷勤, 又恐暮笳吹落”则是在表达一种担忧与珍惜之情。女子或许收到了朋友的礼物,但同时又害怕这些温馨与关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散。

“寂寞。孤山月夜,玉人万里外”则是对夜晚中孤独感受的深化。女子在这宁静的夜晚,与远方的所爱之人相隔千山万水,只能空想着过去的约定与承诺。

“雁足书沈,马上弦哀,不尽寒阴砂漠”一句,则通过对信件与琴声的描写,表达出女子心中的孤寂与悲凉。信中之字如同沉重的石头难以传递,她在马背上的琴声也只能是哀伤而无尽的回响。

“昭君滴滴红冰泪,但顾影、未忺梳掠”则是对古人昭君故事的借鉴,昭君之泪如同女子心中的凄楚,而她却只是凝视着自己的影子,未曾有过放纵与自我沉醉的情形。

最后,“等恁时、环佩归来,卻慰此況萧索”一句,则是对某种期待的表达。女子或许在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到来,那时候她的环佩可以归位,而她内心的寂寞与凄凉也能得到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梅花、独酌、修饰、春风等元素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孤傲美人的凄清画面,同时也透露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坚守。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暗香

馆娃艳骨。见数枝雪里,争开时节。

底事化工,著衣阳和暗偷泄。

偏把红膏染质,都点缀、枝头如血。

最好是、院落黄昏,压栏照水清绝。风韵自迥别。

谩记省故家,玉手曾折。

翠条袅娜,犹学宫妆舞残月。

肠断江南倦客,歌未了、琼壶敲缺。

更忍见,吹万点、满庭绛雪。

形式: 词牌: 暗香

满江红.吴江秋夜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

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

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

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吹铁笛,鸣金鼓。

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

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

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吴山

一霎浮云,都掩尽、日无光色。

遥望处、浮图对峙,梵王新阙。

燕子自飞关北外,杨花闲度楼西侧。

慨金鞍、玉勒早朝人,经年歇。昭君去,空愁绝。

文姬去,难言说。想琵琶哀怨,泪流成血。

蝴蝶梦中千种恨,杜鹃声里三更月。

最无情、鸿雁自南飞,音书缺。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和王昭仪韵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

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

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人去后,书应绝。

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

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

有谁知、海上泣蝉娟,菱花缺。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