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莫抚干弹琴流水操

故山不在眼,远想流水声。

佳人南风手,起我涧谷情。

十载厌鼙鼓,嚣尘乱鸣钲。

萧然洗病耳,为鼓一再行。

度险微断续,奔前忽琮琤。

凄风拉远响,薄月当微明。

乱石拱高下,回环亦峥嵘。

吾归正自尔,猛士方西征。

年少勇过我,犬羊膻王城。

请更平戎操,尽扫洛河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夜听莫抚干弹琴流水操》由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聆听琴音的情景,将自然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故山不在眼,远想流水声”以山与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思念。接着,“佳人南风手,起我涧谷情”则通过想象中佳人的弹奏,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的激发,不仅限于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体验,更触及到了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十载厌鼙鼓,嚣尘乱鸣钲”两句,诗人回忆了过去十年间战事频仍、尘嚣扰攘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萧然洗病耳,为鼓一再行”则描述了在琴声的洗涤下,心灵得以净化,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几句“度险微断续,奔前忽琮琤”描绘了琴声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既有险峻之处的细微波动,也有向前推进时的清晰响亮,生动展现了音乐的丰富层次和情感的起伏。

“凄风拉远响,薄月当微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听琴的氛围,凄凉的风声与远处琴声交织,薄月微明之下,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最后,“乱石拱高下,回环亦峥嵘”以自然景观的描绘,呼应了琴声的复杂多变,乱石的高低错落,回环曲折,象征着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音乐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送沈传曜

卞峰摩青空,东望乌氐墩。

岂忘宿舂粮,终愧一款门。

邂逅此相过,倾怀得徐论。

人言解牛刀,要使治剧烦。

未悟清庙器,朱弦列罍尊。

我衰百虑息,但念三亩园。

王师肃西征,万马先云屯。

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

寄声舴艋舟,想见浮雁村。

清冷尚可钓,无使霅水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八月二十日

渐觉凉风入,轩窗自亦幽。

漫能持麈尾,终忆钓槎头。

故我从添老,愁予不为秋。

新醅知熟未,衰谢若为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偶书为山亭五首(其一)

为山亭下小巑岏,只欠萧萧竹数竿。

但遣飞流时漱玉,且将归思为翁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偶书为山亭五首(其二)

微风似与洗庭除,石枕蛮藤不负予。

八尺方床聊已足,可须仍要读残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