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阳风雨二竹图(其一)

落红满地春将半,细雨斜风玉零乱。

槿篱萝屋两三枝,翠袖低垂白石烂。

太液池边万岁山,上林几许非人间。

掖垣埤闼春阴里,记得题诗晚直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启阳的《风雨二竹图》(其一)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首句“落红满地春将半”,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花瓣飘落,铺满了地面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细雨斜风玉零乱”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细雨斜风中,花瓣如同玉屑般零乱飘散,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静谧的意境。

“槿篱萝屋两三枝,翠袖低垂白石烂”则将视线转向了画面中的竹子,竹子在风雨中摇曳,翠绿的竹叶仿佛翠袖般轻柔地垂下,与白石相映成趣,展现出坚韧与柔美的结合,同时也暗示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太液池边万岁山,上林几许非人间”两句,将视角拉高,想象中太液池畔的万岁山与上林苑中的景致,仿佛仙境一般,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趣。

最后,“掖垣埤闼春阴里,记得题诗晚直閒”则回到了画作的内部空间,掖垣埤闼(可能指画中建筑)在春日的阴暗中,诗人回忆起在此题诗的悠闲时光,既是对创作过程的怀念,也是对艺术与生活和谐共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不仅展现了《风雨二竹图》的艺术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生活哲思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陈启阳风雨二竹图(其二)

春风淡荡湘中林,桃红李白春光深。

林隅菉竹密如栉,罗绮不到蘼芜侵。

羲和南驭西风蚤,劲节青青老还好。

君看旧日竞春芳,不及湘林路傍草。

形式: 古风

刑科钱士义升山西参议临行以流泉小幅求题书此见意

洞门高阁春多雨,凤沼无尘涨新水。

九天空翠润生香,一道微茫清彻底。

分流日夕响成雷,白石苍松飞浪催。

馀波万里沾枯槁,始信黄河天上来。

形式: 古风

为张彦晖写兰竹题

悬崖照水生丛兰,杜若洲空修竹寒。

光风夜转吹不落,国香倒拂青琅玕。

涉江远道谁堪采,晚节平安应未改。

梦中犹自忆同心,楚乡风雨知何在。

形式: 古风

一笑山琴月盘倚醉石

迢迢郁林州,渺渺扶馀国。

截断洞庭波,苍茫古颜色。

空庭悬磬白日孤,四无完壁生蘼芜。

残刓败纽钟鼎破,棱层断骨蛟龙枯。

不堪元亮眠,不下元章拜。

醉来半倚醒半凭,侧对青山不相碍。

弹琴声益清,候月影先在。

空山寂无人,兀立如有待。

昔为谁家物,今为吾所爱。

今来古往复几年,问石不语心茫然。

失亦不足悲,得亦不足怜。

世间万物皆暂有,大梦未觉争媸妍。

李文饶,牛僧孺,爱物何同爱身异。

间关进退互不持,纵有珍奇焉足计。

载鼓纷亭操,载歌谪仙词。

青天湛湛知音少,一曲秋风两鬓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