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壶山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万古凌空孤拄轩",形象地写出壶山高耸入云,仿佛一根孤独的柱子支撑着天空,展现出其历史的沧桑与孤独感。"百年那得此身存",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能在此地停留百年实属不易,流露出对壶山永恒与个人生命的对比。
"醉醒欲扫云开眼",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借醉意扫去眼前的云雾,以更清晰的视角欣赏壶山之美。"兴逸谁归月掩门",则表达了诗人游兴浓厚,即使夜深人静,也无人相伴,只有月光掩映门户,增添了孤寂之感。
"走遍莆阳随处有,游观天下见人论",诗人游历了莆阳大地,感叹壶山之美无处不在,且在与人们的交谈中,壶山成为了话题,体现了其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细瞻五岳神来舍,旁耸诸山势更尊",诗人细致地观察壶山,将其与五岳相比,认为壶山虽非五岳之首,但其旁边的群山却更加衬托出壶山的雄峻和威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壶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壶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它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