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次韵高秀才木芙蓉》。诗人以秋天的江流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但未被世人广泛认知的人物,他的知己之遇尚未如子西诗般显扬。诗人赞美了这位高秀才在苏轼、韩愈等大家之外的独特见解,暗示他在儒家学说中也有深入的理解。
"不怨碧桃真义命"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淡然,不因未得显达而怨天尤人;"最宜青女好襟期"则赞扬他有如秋天的女神青女般的高尚情操。最后两句"娉婷耻向东风嫁,羞杀邯郸道上姬",通过比喻,表明高秀才不愿像轻浮女子那样轻易追求名利,宁愿保持清高,这与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高秀才的才情、品格和独立的人格,展现了诗人对他深深的敬佩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