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菊烂然

彼美黄金花,为我绕池游。

十月无清霜,尚作重阳秋。

胡广潭何为,陶潜篱何求。

人物偶相值,终古评不休。

兴惬景勿违,语到气自遒。

小摘问颓龄,记取南山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池上菊烂然》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彼美黄金花,为我绕池游”,以“黄金花”比喻池边盛开的菊花,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形态优美,仿佛在诗人周围环绕,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场景。接着,“十月无清霜,尚作重阳秋”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虽然没有寒霜侵袭,但依然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菊花依然灿烂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胡广潭何为,陶潜篱何求”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将自己与古代文人胡广、陶渊明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人物偶相值,终古评不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的永恒性,即使时间流逝,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评价与欣赏也不会停止。

“兴惬景勿违,语到气自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认为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无论是言语还是情感都能达到一种高远而有力的状态。最后,“小摘问颓龄,记取南山幽”则是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记住这山林间的幽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九日无菊月半后始有市者

前年重阳时,黄华正纷披。

去年近九日,已有菊盈枝。

谁知今年晚,节后才见之。

高低灿群葩,可受霜风吹。

渊明心事老,借此吟吾诗。

彭泽赋归来,草木应差差。

人苦不解事,谓渠爱东篱。

芳草喜尚浓,色泽愁渐萎。

欲醉可不饮,泛酒因儿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对菊读韦苏州诗

结绶二十载,屡为尘事婴。

蹉跎入两鬓,霜雪亦渐盈。

旷然仕京国,颇以岁序惊。

寂寞起凉飔,时菊忽已荣。

依丛思浊醪,馀馥襟神清。

乐幽惬理性,贫蹇安物情。

休沐得殊赏,感兹宠辱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十二月旦禅月台问梅

山台见疏梅,野气挟寒力。

春从花际来,晃漾水南北。

吟边人已深,妙处我已得。

雁裂一声中,苍然起暮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东山看梅

腊近山放梅,霜馀竹支径。

坡陀斜日晚,葱茜孤烟暝。

人行兴将阑,鸟语栖未定。

更踏野桥归,风回满清听。

形式: 古风 押[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