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

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

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

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

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

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

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

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

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

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

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见到陶渊明,他既爱酒又爱悠闲。
这两样都是人们向往的,不论愚者还是智者都一样。
然而古往今来,人们很难真正享受到这种乐趣。
虽然有时能喝酒,但能常常清闲的又有多少呢。
佛教和道教的信徒们,忙忙碌碌地充斥在市井之中。
这两种追求,对于做官的人来说就更不用说了。
官职越高,责任越重,俸禄丰厚也伴随着更多的忧虑。
短暂的休息都难以得到,更别提长久的清闲了。
年轻时拼命追求财富,一心向前竞争。
年纪大了难以强求,想到这些只能长叹。
下定决心不应太迟,不如回归田园,在颖水之畔耕作。

注释

陶靖节:陶渊明,东晋隐士。
爱酒:热爱饮酒。
闲:清闲。
愚:愚昧。
贤:贤明。
浮屠:佛教徒。
老子:道教创始人。
盈:充满。
仕宦:做官。
禄厚:丰厚的俸禄。
暂息:短暂的休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偶书》,通过对陶渊明(字靖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仕途的感慨。诗中提到陶渊明既爱酒又爱闲,这两者是人们普遍的追求,无论智愚贤良皆然。然而,古今之人能真正享受到这种清闲之乐却十分不易。佛教徒和道家如浮屠(佛)、老子之人,虽然看似超脱,但在市井中忙碌,同样难以得到真正的闲暇。仕途中的官员,职位越高责任越重,俸禄丰厚却常伴忧虑。年纪大了想要清闲更是难上加难,年轻时的急功近利和老年的力不从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早做归隐决定为宜,就像陶渊明那样在颖尾田间过上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

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

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

生为一身穷,死也万世珍。

言苟可垂后,士无羞贱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寄圣俞

西陵山水天下佳,我昔谪官君所嗟。

官闲憔悴一病叟,县古潇洒如山家。

雪消深林自斸笋,人响空山随摘茶。

有时携酒探幽绝,往往上下穷烟霞。

岩荪绿缛软可藉,野卉青红春自华。

风馀落蕊飞面旋,日暖山鸟鸣交加。

贪追时俗玩岁月,不觉万里留天涯。

今来寂寞西冈口,秋尽不见东篱花。

市亭插旗斗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赊。

材非世用自当去,一舸聱牙挥钓车。

君能先往勿自滞,行矣春洲生荻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圣俞

凌晨有客至自西,为问诗老来何稽。

京师车马曜朝日,何用扰扰随轮蹄。

面颜憔悴暗尘土,文字光彩垂虹霓。

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寒蝉嘶。

语言虽巧身事拙,捷径耻蹈行非迷。

我今俸禄饱馀剩,念子朝夕勤盐齑。

舟行每欲载米送,汴水六月乾无泥。

乃知此事尚难必,何况仕路如天梯。

朝廷乐善得贤众,台阁俊彦联簪犀。

朝阳鸣凤为时出,一枝岂惜容其栖。

古来磊落材与知,穷达有命理莫齐。

悠悠百年一瞬息,俯仰天地身醯鸡。

其间得失何足校,况与凫鹜争稗稊。

忆在洛阳年各少,对花把酒倾玻璃。

二十年间几人在,在者忧患多乖睽。

我今三载病不饮,眼眵不辨騧与骊。

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

优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跻。

及身彊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

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犁。

形式: 古风

寄左军巡刘判官

遥听洛城钟,独渡伊川水。

绿树郁参差,行人去无已。

因高望京邑,驱马沿山趾。

落日乱峰多,龙门何处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