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钦圻所作的《重阳后二日同叶圣野襄补登高》。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过后再次登高的情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如此河山著此人”,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壮丽河山的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能够亲历此景的自豪。接着,“登高触绪总伤神”一句,点明了登高时思绪万千,触动了内心的伤感情绪,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哀愁的色彩。
“有朋共洒新亭泪”引用了“新亭对泣”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面对人生或社会的不公、无奈时的共同悲伤之情。“无扇能遮庾亮尘”则以庾亮的典故,暗示了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默默承受,无法逃避。
“白雁唳时来绝塞,黄花开日过经旬”两句,分别描绘了白雁在荒凉边塞的哀鸣和菊花在深秋盛开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传闻消息君知否,世外巢由作凤麟”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消息的关注,以及对于隐居避世、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里“巢由”指的是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而“凤麟”则是象征着高贵、纯洁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