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八首(其二十六)

衲僧祇么是家风,隐显磨砻入混融。

归子返掷全归火,羚羊挂角不同功。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翻译

衲僧的行为就是我们的家族传统,无论显或隐,都在不断的磨砺中融为一体。
修行者回归本源,如同将一切投入火焰,与初始状态无异,羚羊挂角比喻这种不着痕迹的功夫。

注释

衲僧:指佛教中的衲衣僧人,常用来泛指修行者。
祇么:只是、仅仅。
家风:家族传统或行事风格。
隐显:隐藏和显现,指修行过程中的内外修炼。
磨砻:磨砺、锻炼。
混融:融合、统一。
归子:回归者,这里指修行者回到根本。
全归火:全部投入、归于本源,如佛教中涅槃的意象。
羚羊挂角:古代比喻书法、艺术等高超技巧,如羚羊在月夜不留下足迹,形容功夫纯熟自然。

鉴赏

这首宋朝释正觉的偈颂,以禅宗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修行理念。"衲僧祇么是家风",这里的"衲僧"指的是身披衲衣的僧人,"祇么"则是一种禅宗常用的口语,表示简单直接,强调禅修的本质。这句话意思是,禅者的家风即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简单明了。

"隐显磨砻入混融","隐显"象征着事物的表里、显现与不显现,"磨砻"比喻修行中的磨砺与净化,"混融"则意味着将这些对立面融合为一,达到无分别的境地。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在显与隐、悟与行之间不断精进,直至身心合一的境界。

"归子返掷全归火","归子"可能是指回归本心的修行者,"掷"有舍弃之意,"全归火"则象征着彻底放下执着,投入于禅定之火中,焚烧一切杂念。这句诗传达了禅修中放下自我、归于空性的过程。

"羚羊挂角不同功","羚羊挂角"源自《庄子》寓言,形容羚羊在月夜奔跑时不触地面,以角悬空,象征高妙的禅境。这里说这种境界与一般的修行方法不同,暗示了禅修的独特性和超越常规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象征手法,描绘了禅修者在内外修炼中寻求超越、融会贯通的过程,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与修行的艰难。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八首(其十三)

法界无尘心月圆,本光还照未萌前。

而今直下分明去,犹较南泉二十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七十八首(其十八)

谁将活眼窥空劫,我道宗枝染浩春。

头角峥嵘藏不得,青原门下有祥麟。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颂七十八首(其七十三)

一盘黑白互交罗,生杀其中细琢磨。

樵人疑著当头著,不觉腰閒烂斧柯。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偈颂七十八首(其二十四)

寒灰发焰旧家风,恰恰当人受用中。

片雪飞来炉上尽,通身无像不同功。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