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岩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箯舆度岭长,路尽忽闻香”,以“箯舆”(竹轿)起笔,生动地展现了行进在蜿蜒山路中的情景,随着山路的延伸,忽然传来阵阵香气,为旅程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期待。
接着,“裂壁开天栈,撑厓隐石房”两句,通过“裂壁”、“天栈”、“撑厓”、“石房”的描绘,展现了岩庵所在环境的险峻与独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隐匿于峭壁之间,与世隔绝。
“回风乱幢节,滴乳润衣裳”则进一步渲染了岩庵周围的自然氛围,微风吹过,摇曳的灯笼似乎在风中舞蹈,而洞穴中的水滴如珍珠般洒落,不仅滋润了衣物,也给访客带来了清凉与宁静。
最后,“早见孤僧瘦,山深久绝粮”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岩庵内的僧人,通过“孤”、“瘦”二字,刻画出僧人的孤独与清贫,同时也暗示了岩庵远离尘嚣,与外界联系稀少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岩庵独特的魅力和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