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

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

青云县器业,白日贯忠贞。

霭霭随春动,忻忻共物荣。

静宜浮竞息,坐觉好风生。

万国闻应跃,千门望尽倾。

瑞含杨柳色,气变管弦声。

百辟寻知度,三阶正有程。

鲁儒规蕴藉,周诰美和平。

碧水遗幽抱,朱丝寄远情。

风流秦印绶,仪表汉公卿。

忠谠期登用,回邪自震惊。

云开长剑倚,路绝一峰横。

九野方无事,沧溟本不争。

国将身共计,心与众为城。

早晚中条下,红尘一顾清。

南潭容伴鹤,西笑忽迁莺。

折树恩难报,怀仁命甚轻。

二年犹困辱,百口望经营。

未在英侯选,空劳短羽征。

知音初相国,从此免长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一句,通过皇帝寻找贤良的比喻,表达了对圣明之主的渴望。"青云县器业,白日贯忠贞"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清廉正直的政治生态。

接下来的"霭霭随春动,忻忻共物荣"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共荣的情景。"静宜浮竞息,坐觉好风生"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清净境界。

"万国闻应跃,千门望尽倾"显示了作者对国家昌盛景象的憧憬。"瑞含杨柳色,气变管弦声"则通过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祥瑞之气和文化艺术的兴盛。

"百辟寻知度,三阶正有程"表达了对学术修养和品德提升的重视。"鲁儒规蕴藉,周诰美和平"则赞颂了孔孟之道以及周礼所倡导的社会秩序。

"碧水遗幽抱,朱丝寄远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风流秦印绶,仪表汉公卿"则赞美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气质风范。

"忠谠期登用,回邪自震惊"强调了对忠诚直言和正义行为的推崇。"云开长剑倚,路绝一峰横"描绘了一种英勇无畏、坚定不移的形象。

"九野方无事,沧溟本不争"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而"国将身共计,心与众为城"则强调了国家安全和民心所系的重要性。

"早晚中条下,红尘一顾清"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心灵澄明的境界。"南潭容伴鹤,西笑忽迁莺"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折树恩难报,怀仁命甚轻"表达了对恩情的珍视和生命的宝贵。最后的"二年犹困辱,百口望经营"与"未在英侯选,空劳短羽征"则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个人命运与国家大计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和个人修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个人品德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叙事寄荐福栖白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

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

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

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

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

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

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

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

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

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宿梓州牛头寺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

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

直来万里月,旁到五峰秋。

幢冷遮高雪,旗闲卓乱流。

谢朝明主喜,登省旧寮愁。

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

千官倚元老,虚梦法云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