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和旧友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归乡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诗中“面熟青山亦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亲切感受,宛如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一般。接下来的“霜逢肯负月粼粼”则描绘了一场秋夜的雪花纷飞,月光被薄霜覆盖,显得格外清澈。
“如闻行李且家住,未必梅花知路贫”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似乎听到了行囊整理的声音,但即便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也难以知道路途中的艰辛与贫困。
“荠老自堪供野饭,罾寒谁与鲙溪鳞”则写出了诗人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荠菜之老可能指的是那些长年在田间耕耘的农夫,他们以此为食;而罾寒则是捕鱼的冷清场景,似乎只有鱼儿与溪流中的鳞片作伴。
最后,“商量只有归耕是,不料归耕也误身”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连这份耕耘之事都未必能如愿,让诗人感到困惑和失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农耕生活的渴望与不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