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后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
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午间的宁静景象。起始两句“雨后朝阴到午晴,空斋孤坐纳秋清”勾勒出一幅雨过天晴、阳光透进空寂寺庐的画面。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独自沉浸于秋意之中,感受着季节的转换与自然界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一蝉也解怜幽寂,柳外飞来叶底鸣”则捕捉到了一只蝉在这宁静中显得尤为可爱,它在树叶间发出细微的声音。蝉声常被用以形容深秋的寂静,而这里它不仅是声音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诗人的情感在这宁静中得到了净化,而这种宁静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一种深度的触动和思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御风不必问雌雄,只有炎风最不中。
却是竹君殊解事,炎风筛过作清风。
柳外花边忽飒然,好风一点破愁颜。
岸巾独倚千寻树,闲看南云度北山。
不是城中是甑中,雨馀日色更明红。
若为飞上金山顶,独立长江万里风。
芒鞋葵扇颇萧然,倦倚胡床不是眠。
避暑无藏身去处,追凉行尽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