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韦应物庐山西涧瀑布下作

徘徊西涧下,听泉濯烦襟。

烦襟遂萧爽,妙音非世音。

不知岐路绝,贪玩烟萝深。

斧斤未尝入,高材自成林。

鹤鸣岂有怨,云去本无心。

寥寥陵涧寂,古意难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追和韦应物庐山西涧瀑布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西涧之下,聆听泉水潺潺,洗涤心中的烦忧,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清凉与宁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

“徘徊西涧下,听泉濯烦襟。” 开篇即以动态的描绘,展现诗人漫步于西涧之下的情景,听泉水流淌的声音,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带来内心的平静与清爽。

“烦襟遂萧爽,妙音非世音。”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声的独特魅力,它不同于世俗的喧嚣,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解脱。

“不知岐路绝,贪玩烟萝深。” 描述了诗人沉迷于自然美景之中,忘记了时间与道路的界限,完全沉浸于眼前的景色与内心的体验之中。

“斧斤未尝入,高材自成林。” 这里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暗示了这片森林未经人类的破坏,自然生长,展现出一种原始的美与和谐。

“鹤鸣岂有怨,云去本无心。” 通过鹤鸣与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纯净与自由的向往,认为它们没有世俗的束缚与怨恨。

“寥寥陵涧寂,古意难追寻。”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个场景的静谧与古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状态的深深向往,但又感叹于这种古朴意境的难以再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尘世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宿栖贤寺

遥怜李太白,吟望瀑布水。

不知三峡流,翠洒虚烟里。

雄声雷雨骤,远响松风靡。

谁留千丈虹,长在云根倚。

遂令车马来,朗瞻楼殿启。

明明银色界,浩浩蟾波洗。

居中梵天众,闻思悟玄理。

长老乃摩诘,取供在弹指。

普薰毛孔香,真宝超凡鄙。

病夫寄一榻,清泠濯心耳。

飘然睡乡去,策杖中夜起。

不能跨鲸鱼,挥笔信非美。

形式: 古风

宿归宗寺

旷怀王逸少,宅地如翔鸾。

池水至今黑,云是墨未乾。

施作金仙宫,楼殿排羽翰。

银榜留飞乌,玉蜃吐惊湍。

耶舍宝塔近,笔插青云端。

贝叶五千书,两藏龙鳞蟠。

钟磬递虚籁,松杉扶岁寒。

护持不变灭,炉烟昼漫漫。

暂游寄僧榻,翛然心界宽。

愧无惊绝草,付与苍崖刊。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新昌吟寄颖叔待制

元祐丙寅冬,新昌有狂寇。

名探其姓岑,厥初善巫咒。

南民欣尚鬼,来者争辐辏。

经年惑群众,诡术遂潜构。

摧城止三阚,作蜂唯撒豆。

竹竿变鎗旗,锐兵莫吾斗。

此事古未闻,造意无乃陋。

蚩蚩彼何知,丁壮拥前后。

长驱向城郭,尘土翳白昼。

刺史亟闭户,神理默垂祐。

城头无百兵,坐待五羊救。

贼中众所见,戢戢罗甲胄。

须臾薄寒阴,冻立多僵仆。

平明若鸟散,贼本未遑究。

权帅计仓卒,遣将速诛蹂。

贪功恣杀戮,原野民血溜。

婴儿与妇女,屠割仅遗脰。

传报及南昌,新帅若烟走。

入境亟止杀,渠恶用机购。

逾旬果获探,腰斩馀悉宥。

朝廷方好仁,帅略寔能副。

台章请褒赏,诏语优以懋。

抚绥聊借才,侍从尔来复。

身居江湖上,名近日月右。

麟儿随飞龙,阴骘资贵富。

彼美南山松,落落千丈秀。

终为廊庙器,未许连城售。

吴毛持漕节,文彩烂锦绣。

发为新昌行,洪钟待谁扣。

我将磨苍珉,为公悉镵镂。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送许栖墨道士

结庐守亲冢,淡食毕丧制。

焚香诵宝经,倾悲拔冥滞。

神明扶孝思,肌发保阳气。

支离仅不死,邻里为歔欷。

倏然叩予门,殷勤谢铭志。

袖携一幅图,离坎备形势。

明堂正丘穴,松槚列新翠。

身虽离冢旁,披图即流涕。

拿舟遽言别,讳曰仲春至。

酌水采嘉蔬,藉草具严祭。

又言广栽植,薄取岁时利。

事死如事生,终焉达斯志。

儒者似君稀,况复褐冠类。

谁为孝子传,吾诗信无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