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周瑛的《临江仙·其二》描绘了一幅滇南边陲的景象。诗人以“滇海云深逢老象”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云南的偏远与神秘,暗示了友人林见素即将赴任的艰险。接着,“时于沙底埋牙”暗喻友人此行可能遭遇的困难和隐忍,但又充满坚韧。
“知君归兴入春赊”表达了对友人归心似箭却又难以立即实现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描绘了友人即将踏入的凤山之地,烟雨朦胧中,旧时的美好回忆如花般浮现,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闻道天家收放逐,玉堂新草黄麻”借天子的典故,暗示友人此行是朝廷的安排,既有升迁之意,也含有一丝被流放的寓意。玉堂新草黄麻,象征着新的职务和责任,同时也预示着友人仕途的转折。
最后,“仙源好去问灵槎”祝愿友人能如同神话中的仙槎,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而“未应同老我,风雨漫思家”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不会因岁月流逝而忘记家乡,即使风雨中也会怀念故土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寓言深远,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寄托,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