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朱明始戒节,旱魃势方隆。

麦陇嗟民瘼,桑林轸圣衷。

瑶坛卜禋祀,玉署肃群工。

香满三千界,灵祈太一宫。

明星歆紫极,甘泽降玄穹。

洒自严城北,飘从禁籞东。

濯枝初淅沥,触石转微濛。

灌溉三陔合,欢呼万姓同。

蓟门山色净,榆塞战尘空。

楼阁青溟外,川源泱漭中。

云藏苑树绿,花泛御沟红。

细湿王孙草,轻翻少女风。

乌皮微润上,鹤氅暗凉通。

有道占天贶,无能喜岁丰。

子桑歌正涩,谢客句徒雄。

忽动山中兴,清霄忆桂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喜雨》是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雨水带来的万物复苏之景。

诗的开篇“朱明始戒节,旱魃势方隆”点明了时节与干旱的严峻形势,预示着即将迎来的雨水。接着“麦陇嗟民瘼,桑林轸圣衷”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君主内心的忧虑。通过“瑶坛卜禋祀,玉署肃群工”描绘了祭祀祈雨的庄重仪式,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虔诚。接下来“香满三千界,灵祈太一宫”渲染了祭典的神圣氛围,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祈求。

“明星歆紫极,甘泽降玄穹”以星辰与天空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甘霖降临的壮观景象。“洒自严城北,飘从禁籞东”则展现了雨水从城市北部开始,逐渐向四周扩散的情景。接下来的“濯枝初淅沥,触石转微濛”细腻地描绘了雨水初降时的细微变化,以及它与树木、岩石的互动。

“灌溉三陔合,欢呼万姓同”表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喜悦,人们欢声雷动,共同庆祝这场及时雨。“蓟门山色净,榆塞战尘空”描绘了雨水洗净山色,战争留下的尘埃被冲刷干净的景象,象征着和平与新生。“楼阁青溟外,川源泱漭中”则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雨水覆盖的广袤天地。

“云藏苑树绿,花泛御沟红”描绘了雨水滋润下,树木更加葱郁,花朵在御沟中绽放的美丽画面。“细湿王孙草,轻翻少女风”进一步描绘了雨水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带来的清新与活力。“乌皮微润上,鹤氅暗凉通”则以细节描写展现了雨水对衣物的影响,以及它带来的凉爽感。

最后,“有道占天贶,无能喜岁丰”表达了对天赐丰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治理国家之道的思考。“子桑歌正涩,谢客句徒雄”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忽动山中兴,清霄忆桂丛”则以想象中的山中景色,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同时融入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宗子相宅

燕峤正人日,朋簪复此筵。

青尊共良夜,彩胜感流年。

北地寒应减,上林春较先。

雁归残雪后,梅落晚风前。

世事嗟知白,吾生谩守玄。

愁深诗草短,兴洽烛花燃。

宫阙祥光满,郊原景色鲜。

更期恣游赏,莫负艳阳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西园雅集为赵王作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

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

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

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

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

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

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

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陆子韶使南

星使出西署,行行剑气雄。

青骊踏秋草,苍隼击霜空。

吴楚寒云外,关山夕照中。

旅程随白雁,乡露隔丹枫。

忧国情应切,悲秋意不穷。

士衡有词赋,早晚寄江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张肖甫之官滑县

相送滑城去,人欢得茂先。

艰危希令宰,经略赖时贤。

地势九河会,风光三辅连。

丁男方筑塞,甲士欲防边。

土俗嗟劳止,登临几慨然。

听莺到花县,驻马问桑田。

遥拂冲星剑,閒挥流水弦。

君才堪制锦,吾意谩思玄。

倚玉惭多拙,投珠贵自全。

鹪鹩应有赋,鸿雁早须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