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胧明春月照花枝,花下音声是管儿。
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画面。"胧明春月照花枝",春天的月光柔和而又明亮,洒在盛开的花枝上,营造出一个宁静与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花下音声是管儿"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中听到了乐器的声音,这里的"管儿"很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比如笙或者箫,增添了一份文化的韵味。
然而,紧接着的"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则是一个转折。诗人突然间对某个人的行为表示出笑意,这个被笑的人是"西京李员外",而他在深夜里(五更,即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骑着马赶往朝廷的场景,显得匆忙且辛劳。这里"却笑"可能包含了诗人对这种急躁、辛劳生活态度的一种调侃或者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描绘出夜晚的宁静美好,也反映出人世间匆忙和辛劳的现实。诗中的意境交织,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伤禽我是笼中鹤,沈剑君为泉下龙。
重纩犹存孤枕在,春衫无复旧裁缝。
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高事,唯念山深驿路长。
公无渡河音响绝,已隔前春复去秋。
今日闲窗拂尘土,残弦犹迸钿箜篌。
婢仆晒君馀服用,娇痴稚女绕床行。
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