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日青天蘸水开。落花江上玉鞭回。
东君擎出牡丹来。
独占洛阳春气足,遂中天下作花魁。
相知深处举离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白日青天蘸水开”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晴朗的蓝天和初露头角的花朵,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中。“落花江上玉鞭回”则描绘了一幅江畔落花归去的画面,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
“东君擎出牡丹来”一句中,“东君”指的是春神,而“牡丹”是中国古代象征着繁荣与贵重的花卉。这句话表明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尤其强调了牡丹这珍贵之物的出现。接着“独占洛阳春气足”则展现了诗人对洛阳城春意盎然的独特体验和喜悦之情。
“遂中天下作花魁”一句,诗人自诩自己成为花的领袖,这不仅是对自身才华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最后,“相知深处举离杯”则表达了诗人在春意盎然之时,与知己畅饮,共同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春日场景。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天末起凉风。云气匆匆。如今何处有英雄。
独佩一壶溪上去,秋水澄空。
绝壁耸云中,倒挂青松。醉歌汉殿与秦宫。
日现山西留不住,目送飞鸿。
诗家清绝。檐外森然苍玉节。学易无思。
一笑窗前白玉妃。何人共说。山上青松松上雪。
更有谁知。溪在门前月在溪。
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长洲道。一望没遮拦。
天宽水亦宽。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渔翁家住寒潭上。晓霜晚日时相向。三尺白鱼长。
一双摇玉光。前朝来献状。果慰携壶望。
水月正商量。小桥梅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