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四)

波波泯泯不同时,静久无忧动辄疑。

圣人坐北吾遭逸,天下苍生怨望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题为《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四)》。诗中通过"波波泯泯不同时"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消逝与变迁,暗示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静久无忧动辄疑"表达了对静止与变动之间关系的思考,暗示世事难料,人们在平静中仍难免疑惑。

"圣人坐北吾遭逸"中的"圣人"可能象征着历史上的贤者或理想中的道德典范,而"吾遭逸"则传达出诗人觉得自己与这些贤者无缘,或者在追寻中感到疏离。最后两句"天下苍生怨望伊"揭示出诗人对社会大众对于未能得到贤人引领的普遍期待和抱怨,暗含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历史与个人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其一)

白头一枕小庐山,偶寄孤松十竹间。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其二)

高轩频过武夷山,曾听仙歌九曲间。

坡公莫被山僧笑,只得今朝半日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其三)

谁轻朱绂爱青山,回首波波泯泯间。

万籁无声天宇静,先生还似老夫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其四)

三月啼莺正满山,傍花随柳水云间。

古来曾点称如许,不是天公不放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